close

什么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博弈论中,因信息不对称会出现这两种情况,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举些例子。
关注者
1591
被浏览
135870

4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谢邀。

经济学里有好多花里胡哨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术语,很不幸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位于其中。它们难以理解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两个词描述的症状而不是病因。就像流鼻涕只是感冒的症状之一,要想知道为什么会流鼻涕,并且能让止住鼻涕,必须得找到病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病因都是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源于事前的(ex ante)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源于事后的(ex post)信息不对称。如果从这一点入手,就会更容易的把握住两者的特点。

“事前”和“事后”当中的事指的是什么呢? 这个事指的就是合同的缔结,这个合同可以是销售合同,可以是雇佣合同,甚至可以是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逆向选择是对于(事前的)状态(产品质量和投保人体质)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则是对于(事后的)行为或状态(冒险行为,实际运营成本,财务状况和管理方法)的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经典的例子就是Akerlof的“柠檬市场”。卖方在签订二手车的销售合同前,对车况的信息掌握的比买方更多,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出现了。两辆同款、同年份、相似公里数的车可能外观可识别的差异基本相同,但是其实由于使用习惯的不同,实际车况差异很大。买到车况好的那辆,买主自然无比开心;但是要是买的是车款差的那辆,日后毛病不断,美国人就会说自己买到了一个“柠檬”——看着光鲜亮丽,真的咬一口发现酸的要命。我们知道价格包涵了产品的质量信息,但是由于二手车市场存在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买主只愿意以市场均价来支付。对于那些“柠檬”们,它们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可是对于那些优质(高于市场均价)二手车,它们就会慢慢退出二手车市场。最后形成了劣货驱逐良货的局面,市场上仅剩下“柠檬”,这就是为什么把它叫做逆向选择的原因。逆向选择只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症状。 现实中对的应用就是奔驰公司推出了星睿二手车认证。通过权威的车况检查,把车况的所有信息都包括到价格之中,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同样,在把握住“事前的信息不对称”这个特点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逆向选择的研究框架扩展到医疗保险的分析中。对自己健康情况,包括自己的体质和家族病史最了解的人肯定是自己,而不是保险公司。投保医疗保险的人就往往是那些本来就有疾病或体质较差的人(“柠檬人”?)。

道德风险这个词还是来源于保险行业,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投了保险后(签订保险合同)的人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举例说明,如果一个人给自己的车买了保险,就会在驾驶或者是停车时比没有保险的人更加的大意。参保人在参保后的行为改变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但是因为事后的信息不一致的存在,保险公司无法实时对参保人进行全面彻底的监控,所以要保证行为在参保前后的一致性只有靠参保人的道德自律。 这样带来由事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损失就得名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广泛的应用在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的研究之中,不管是公司治理中的所有者和经理人的关系,还是国家治理中的公民和政府的关系,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最近的应用,应该是对该不该bail out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的银行的考量。如果政府会在最后时刻救助银行,那么银行就会更多的参与到风险大的生意中(如次债),从而增加自己陷入危机的概率。
编辑于 2013-12-18
9765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收起
我想区别这两者的定义应该没有比Tirole的更精确的了:内生变量的信息不对称就是道德风险,外生变量的信息不对称就是逆向选择。至于什么事前事后的,都不重要。
编辑于 2017-01-03
861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我觉得

@荆意
的回答使用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来代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最直观的。
@Busch
讲的事前/事后,我不太确定对不对,但至少不是最根本的区分方法。
@Manolo
说的内生/外生,应该是正确的,而且从这个标准判断感觉更为有效,但是对于我这种一直对内外生概念比较晕的人不够直观,更别说对于普通经济学爱好者了。在这里我参考Sandholm(2017),扩展一下
@荆意
的回答。

道德风险,即存在隐藏行为(hidden action),也就是说有一方的行动不能被完美地观察到。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车辆保险--上保额较高、理赔范围较全面的保险的人可能开车会比较不注意,从而产生更多的事故报修(claim)。但是开车是否注意这一行为是保险公司无法完美观察到的。

逆向选择,即存在隐藏信息(hidden information),就是说一方拥有与己方状况(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贝尔曼与不动点
说是效用函数,即偏好,其实包括但不限于偏好,也可能包括生产力水平等)有关的私人信息(即不能被对方观察到的一些信息)。比如说在医疗保险中,选择赔付数额或比例更高、赔付范围更为全面的投保者往往健康状况更差。尽管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投保者的年龄、住址、是否是吸烟者等信息来大致判断从而制定不同数额的保费计划,但是很难完全消除(即使能够完全消除,也会导致另一类福利损失--Reclassification Risk,有点跑题了,有兴趣的可以参见Handel, Hendel and Whinston(2015)),乃至吸烟者也可以谎报自己不抽烟。这些与健康状况有关的信息就是投保者的私人信息。


References

Handel, B., I. Hendel and M. Whinston (2015): "Equilibria in Health Exchanges: Adverse Selection Versus Reclassification Risk," Econometrica, 83(4), 1261-1313.

Sandholm, W. H. (2017): Lecture Notes on 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Unpublished draft.

编辑于 2017-04-26
9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武汉某所大学每年都有数千大学生毕业,其中 小N 满怀激情,胸怀梦想,他们日思夜想,希望走上创业路。鉴于大学四年,深受地沟油之害,每每想在学校附近找一家干净放心的餐厅,都没有成功。小N 看到了学生们的需求,同时发现这篇市场还没有进入者,于是自己开了一家炒盖饭的店,他学习了营销的知识,在学校大肆宣传,贴海报,发传单,开业当天还在门口装上大喇叭,叫喊着:“同学们,本店是08级学生所开,良心创业,环境优雅,味美可口,绝不用地沟油。”另外在店里贴了大大的红字:本店绝不用地沟油。

起初一个星期,还是挺多同学捧场,但是慢慢的,生意开始淡下来了,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熟面孔。一问才知道,大家觉得别人卖8块的青椒牛肉盖饭,小N 家卖9块还是有点贵。而且有些学生想,这个学长说不用地沟油,哪里知道能不能信啊,要是他的骗子,那我每顿饭贵1块,亏大了。慢慢的,这样的想法在同学中蔓延,尤其是价格敏感的同学,更加会相信这样的传言。

于是大家就去便宜的店,虽然清楚看见,路边的炒饭摊的油都是从又脏又旧的油桶倒出来的,而且油色较暗,但是鉴于便宜,而且也不知道别的家又没用地沟油,于是还是纷纷用脚投票。小N的店几个月后就开不下去了。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因为买家对卖家的不了解,消费者都选择了较差的商品。大家不知道小N家是不是用地沟油,大家也不敢确定小商贩是不是用的地沟油,所以为了避免风险,同学们选择了价格低的。

我发现我太罗嗦了。。。还是把故事讲完吧。。。

有一年,邪恶的小E(conomist)毕业了,他和小N一样,也是创业开餐馆。开业那天,他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肆宣传,主打干净无地沟油。学过经济学的他,早就知道“逆向选择”的存在,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于是他每次采购食用油,都是故意选择在学生下课,人流最多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将油慢慢往厨房运。另外还搞过“开放厨房”,让客人可以随便进入厨房看食物制作过程。除了食物,他的厨房和餐厅都是打理得干干净净的。

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的店维持了一批老顾客,而且时常还有新顾客闻名而来。

打造信誉之后,邪恶的小E开始耍滑头,他志愿不在开餐馆,开餐馆只是为了赚第一桶金,让他回老家做生意而已。他依然宣传无地沟油,但是已经偷偷地用地沟油了。此时利润暴涨,每天800人次来就餐,他每天利润比从前增加500,一个月就是15000了。

这就是道德风险。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他人对其的信任,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损人利己。
发布于 2014-02-08
54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阿罗提出了专有的名词来替代,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分别替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发布于 2015-12-31
9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得票最多的说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已经很不错了。
但从事前和事后的角度划分,是不恰当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拍卖。在拍卖中,买者都是想要隐藏自己的偏好,出一个更低的价格,而卖者需要设计一个机制,使得买者不撒谎比撒谎更有利。这是一个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但这是事前信息不对称!
这个问题真正重要的区别其实是,拥有信息更多的一方,是愿意发送这个信息,还是愿意隐藏这个信息。假如他是愿意发送这个信息,这就是一个逆向选择问题;假如他是愿意隐藏这个信息,这就是一个道德风险问题。
或者等价的,分歧在于对信息的态度。逆向选择问题,是一个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如何将信息传递出去的问题,而道德风险问题,是一个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如何获取信息的问题。
很多人在逆向选择问题上提二手车市场,我们看到,由于买者掌握不到全部的信息,最终受害的是好车的卖者!所以他宁愿付出一些代价把他的车是好车这个信息传递出去。
而很多人在道德风险问题上提到的问题,代理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他宁愿把这些信息隐藏,因此,是没有掌握完全信息的委托人宁愿付出一些代价得到代理人的信息。而在逆向选择问题上,信息的意义则完全相反。
楼主提到的博弈论,关于逆向选择问题应该看看斯宾塞模型,这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问题,不过要看懂需要中级以上的博弈论水平,要知道贝叶斯均衡和直观标准。
在斯宾塞模型中,学习对能力没有促进作用,而只有成本,但是高能力的人仍然去学习,目的就是把自己和低能力人区别开来,我去学习,说明我能忍受低能力人忍受不了的成本,因此我是高能力的。为了把他是高能力这个信息传递出去,他宁愿付出学习的成本。所以这是一个逆向选择问题。
至于委托代理问题,可以去看拉封的书。问题是如何设计一个激励相容的契约,使得代理人说真话比说假话更有好处。
举一个例子,效率工资。为什么高工资带来高的产出?实际上是因为,如果工资定的太低,工人偷懒的概率就会很高,因为即使被解雇也不会失去太多。均衡工资应该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但是如果定一个均衡工资,被解雇了也还能找一个同样的工作,但如果定一个高于均衡工资的效率工资,被解雇了再找工作,只能得到均衡工资,这样工人就不会偷懒,因为被解雇的代价太大了。工人是努力还是偷懒,这个信息工人知道而厂商不知道,而厂商宁愿支付一个更好的工资得到这个信息,也就是确保工人努力,所以这是一个道德风险问题。
综上,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对信息的态度,究竟是要传递信息呢,还是要获取信息。
编辑于 2013-12-13
1001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其实二者都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也是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经典模型。二者的共性是:都是principal-agent模型,agent有一些私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principal的目标函数会产生影响。
二者也有微妙的差别。先来看看Laffont, Martimort " the theory of incentives: principal agent model" 对二者的描述:“私人信息有两种,一种是agent可以采取principal观察不到的行动;或者agent知道自己的效用函数的某些信息而principal不知道”。 前者是moral harzard,后者是adverse selection。这应该是对于这两个问题最广泛的定义了。
下面来看保险和雇工的例子如何对应这两个问题。
在保险公司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把保险公司设为principal,投保人设为agent。保险公司的利润直接受投保人行为的影响:如果投保人莽撞驾驶,保险公司利润会受损。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投保人的危险驾驶倾向,从而无法设计针对每一种(危险倾向的)投保人的合同。解决的办法是:设计一系列的合同,规定保费和赔偿数目,让投保人自己选择。合同的目的是让保险公司的利润最大化(而不需要知道任何一个投保人的危险驾驶倾向)。智慧之处在于,若合同设计合理,投保人会自动选择让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合同。模型分析表明,由于保险公司的利润受投保人危险倾向的影响,这些合同事实上是针对每一种倾向设计的,虽然公司不知道每一个投保人具体的倾向,但是投保人会自动选择针对自己的合同(模型假设公司知道危险倾向的所有取值及其概率)。
在雇工模型中,principal是公司,agent是员工。假设公司的利润只取决于工资和产量;员工生产每一件产品的边际成本是个人信息,且不同员工的边际成本不同。在这里,员工的个人边际成本并不直接影响公司利润,公司之所以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因为若工资设定过低,边际成本较高的那些员工会辞职。因此,公司要设计一系列合同工,规定工资与产出,目的是让公司利润最大化。若合同设计合理,员工会自动选择让公司利润最大的合同。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道德危机和逆向选择都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principal-agent问题;二者的区别在于agent的私人信息的作用:前者直接影响principal的利润,后者直接影响agent的个人成本或受益。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类似的:设计一套巧妙的合同,既使agent选择针对自己的合同,又能让principal的利润最大。
发布于 2015-05-06
5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简单来说,两者都来自信息的不对称,即一方掌握对方所不具备的信息(例如餐馆店主知道自己用没用地沟油而食客不知道,二手车车主知道自己的车有没有泡过水而买家不知道)。
区别在于,“逆向选择”指的是一方因为信息上的劣势而做出不利的选择;
而“道德风险”指的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在做出选择之后,另一方采取了事先无法预期的行为,导致信息劣势的一方收到不利影响。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会阻止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从而带来社会损失。
一个可以区分两者去别的经典例子是医疗保险:
投保者更加清楚自己有无重大家族病史或者疾病先兆,往往更容易患病的人会更倾向于投保,而保险公司如果仅仅依靠社会平均患病几率做出判断就会吃亏,这就是逆向选择;
而投保者在有了保险后,可能会更加有恃无恐,想着反正看病不花钱,于是就可能更加不注重保养,纵容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就是道德风险。

关于这两个概念,

@Busch
在回答什么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Busch 的回答 - 知乎 中讲得很好,
我在这里主要补充一下法学实务中的例子:惯犯问题

刑罚的目的不仅仅是惩罚犯罪行为,也包括威慑力。其中既有震慑潜在罪犯的“一般威慑”,也有组织特定个人再次犯罪的“特别威慑”。我们可以认为,对于更有可能再次犯罪的罪犯我们再量刑时可以考虑从重,以发挥更大的威慑力。
但我们怎能在某名被告第一次犯罪时,就知道他可能是一名未来的“惯犯”呢?法官和检察官或许可以依据经验来总结出一些惯犯经常具备的因素,例如有吸毒史或参与过团伙犯罪等。
但只有被告知道自己真正有没有悔过,有没有再犯的意图,在这方面可以说法官和检察官都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如果错误地预测了被告的再犯可能性而没有给出合适的刑罚,不但是检察官和法官工作上的失败,而且也会导致社会利益受损,这就是一种“逆向选择”。
如何解决?
很多国家都把犯罪历史作为量刑依据,同样的罪名,先前有犯罪记录的被告会面临更重的刑期。
我认为,明尼苏达州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运用”量刑表格” (sentencing grid)作为决定刑期的依据。表格的纵列是各项罪名,横列是“犯罪历史分值”(criminal history score),量刑时依照纵横两列按图索骥,通过罪名和犯罪历史的组合来决定刑期。这样一来,一名罪犯在第一次被判刑时,就可以意识到再犯的后果,因此威慑力就可以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来。

另外,再犯倾向的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带来道德风险问题:一旦定罪量刑,法院不得再加重处罚,一旦刑满释放,则法官无法再干涉犯罪者的行为。
美国为了避免这一道德风险,在各州普遍运用了“假释”(parole)和“有条件释放”(conditional release)的制度。两者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刑满释放后,犯罪者会面临一段短则数月,长则十多年的考察期,在考察期内一旦有犯罪行为会特别加重处罚。同时,会有专人负责在考察期内定期约谈犯罪者,进行毒品检测(美国吸毒和犯罪呈现非常强的相关关系),了解其工作状况等,及时发现再犯的苗头。

小结一下:由于被告比法官和检察官更清楚自己有没有很强的再犯倾向,因此在量刑时的“逆向选择”可能导致量刑不当,在刑满释放后犯罪者的行为也不再收到法官的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强化再犯对于刑期的影响,也可以在事后进行跟踪考察,这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制度设计。
编辑于 2017-08-14
1258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收起
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市场中有一些人了解比其他人多的有用信息。这就会有一系列后果。
比如:公司在招员工时,就会遇到这种情况。招聘人当然不清楚这群人的整体素质,也不清楚每个人的素质,更不清楚你是否适合这个工作。而你对你的能力是心知肚明的。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而此时你通过简历、现场表现的形式,是可以发送某些信号,显示你确实是有能力并且适合这份工作,那么可以部分缓解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后果。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某人到一个二手市场买车。那么同是二手车,质量却有好有坏。虽然车主对他的车质量了如指掌,你却一无所知。非凡如此,他还不会让你知道。那么他掌握的信息就比你多。这个时候会影响整个二手车的卖价。因为质量差的二手车滥竽充数了。这就是一种市场失灵。但也有信号发送机制。车主觉得自己车质量好,会给你一些暗示。那么可以部分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当然,严重的话,是需要政府来调控的。
那么逆向选择呢,就拿刚才招工的例子来说,是人力资源部的人选择你,选择你去他们公司,做什么工作。但是,如果此时突然公司领导说,不行,你们的工资开的太低,不符合我刚刚宣布的尊重人才的战略。得调高。那么结果是怎样的呢?结果是:有一部分人会自动放弃应聘这份工作。哪部分人会放弃呢?就是自己知道自己能力不符合的人。他们知道自己达不到工作的要求,即使选中,也难免日后被炒。
相反,突然领导说,你们怎么搞的,不知道现在危机刚过吗,要你们节约开支,还开那么高的工资。于是结果是:觉得自己能力不止这么点工资的人就放弃了。我勒个去,你这破公司,我这么优秀的人才还看不上这点薪水呢。综上二者,看起来就像是员工在选择去留。这就是逆向选择。
另一种说的比较多的就是道德风险。这就涉及委托代理问题了。你委托别人做事,不能防止别人做与你委托的事无关的事,甚至与你此事相违背。这种常见于公司里面的股东和经理即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关系。股东的利益在于股价。股价高了,股东的股息就高,并且他原有的股份增值。但管理层的一部分利益不是这样的。他们可能为了自己享受或者扩大职权做一些违背股东利益的事。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这就给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就可以称为道德风险。
发布于 2013-10-16
5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正在学CPA,财务成本管理的序论里有这个内容。

听的陈华亭老师的课,他上课时用了比较通俗的方法解释: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都是经营者对股东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背离。

道德风险可以理解为 “牛人不用牛力”
逆向选择可以理解为 “选牛人误选鸟人”

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理解。
编辑于 2015-03-15
10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逆向选择:坑货爱贷款
道德风险:贷完款乱花
发布于 2015-03-12
9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手机码字,简单说:

你在陌陌上或jackd上,大多数主动给你打招呼的,都是你不喜欢的,这就是逆向选择。

原因在于,在打招呼前你并不知道打招呼者的长相,如果知道了,你可能会预先阻止这些招呼,而打招呼者之所以给你打招呼,是因为知道了你的长相。长相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逆向选择,没有实现最优配置,你其实需要的是你喜欢的给你打招呼。所以Aloha诞生了……

通常情况下,个人或组织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或后果,当责任、后果被免除、或是跟行为所分离时,就产生了道德风险。
编辑于 2015-07-21
5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白话来了,这两个词可以在保险中完美诠释,你买一个健康险,保险公司不可能知道你的全部情况,本来你体弱多病,然后你去买保险这就叫逆向选择。

接着你买了辆车,本来你是开车谨慎的人,买了全险觉得自己反正有保险,接着就暴力驾驶,飘逸甩尾地板油…因为有保险,自己的风险等级上升,这是道德风险
发布于 2015-03-15
5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我觉得这种事情还是往简单里说比较好:
比如现在你是一个钱庄的大财主,靠贷钱给人赚利息挣钱。作为大财主的你肯定会面临两个烦恼:
1.你会向朋友抱怨:靠,现在向我借钱的,净是些没信用、借了钱还不了的穷鬼流氓!偏偏市场上借钱的就这种人多。 (诶,这个就是逆向选择的现象了,人们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叫做逆向选择。)
2.每当你借钱出去的时候,你自个儿心里总会惦记着:这家伙不会借我的钱去赌博了吧?说是去买猪饲料,以后卖小猪挣钱了还,总是放心不下!(其实这个就是 道德风险)
我想你既然会问这个问题,那说明我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得到你想要的了吧?至于真的要较真的规范的、教科书式的定义你肯定也必须有,这就毋须我多言了!
编辑于 2013-12-11
4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比如二手车卖方比买方要对车的性能了解多,所以卖方最想出手的就是质量最差的。再说住房押金,押金会给顾客带来不便。所以,房主鉴于大部分的房客信誉较好,决定取消押金,其结果却是吸引了大量不讲信誉的房客。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要做最坏的打算,同时学会理性逆向思考。
比如,不要相信电话推销基金的。因为优秀的投资人不会打电话推销业务,其二优秀电话销售技巧不能保证他的投资才能,其三雇用他们的公司以所以雇用他们也是因为他们的电话销售技巧而非投资才能。

发布于 2013-12-10
3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第一次码这么多字,有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

我从另外一个方面,梯若尔的公司金融中的contract theory模型来浅谈下这个问题吧。
简单来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oin)情况的存在。即在市场中企业家(borrower)和借款人(lender)所获得的双方信息是不对等的。

1. 关于adverse selection,第一名答主也提到了柠檬问题(lemon problem)。现在假设一个企业家不存在自有资金(A=0),它需要向市场接入资金来进行成本为 I 的投资。如果投资成功产生收益 R,如果失败则收益为0。其中borrower和lender都是risk neutral的。假设市场中存在好的借款人和差的借款人(即柠檬),好的borrower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差的borrower投资成功的概率为q。假定p > q并且pR > I,好的Borrower是值得投资的。好的borrower通过投资将获得效用Rb(G),差的borrower获得效用Rb(B)。

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borrower拥有对自己类型的私人信息而lender无法知道。因此,lender认为borrower是好的概率为α,是差的概率为1-α。因为市场不知道面对的是p型borrower还是q型borrower,因此lender将会选择一个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即

m ≡ αp + (1 − α)q

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假定唯一可行的合约是在投资成功是给与好的borrower补偿Rb≥0。则这个合约给与lender的利润为:



[ αp + (1-α)q ] * (R - Rb) - I = m( R-Rb ) - I

当出现 mR < I 时,出现 borrower是差的类型的概率足够高 α < α*,满足

α∗(pR − I) + (1 − α*) (qR − I) = 0

因此,借款人补偿不能为负,lender此时的利润Rl也为负,市场就会关闭。好的borrower因为受到mimic,利润损坏,也会退出市场,最后导致投资不足。

2. 在道德风险的模型中,假定企业家拥有资产A,投资项目需要资金I,因此他需要在市场中接入资金 I-A。项目成功获得利润 R>0,失败则获得0。其中,因为存在道德风险,borrower在投资过程中可以选择努力,获得相应高的R;或者不努力,获得private benefit B,B>0。通过努力项目成果的概率为PH,不努力项目成果的概率为PL,其中PH > PL ,∆p ≡ PH - PL

现在做出两个前提假设,1)exert effort所获得的项目净现金流为正 :PH * R - I >0 ,2)没有努力即使获得private benefit项目净现金流为负:PL * R - I + B <0。

鼓励企业家参与融资活动的约束激励为:PH * Rb ≥ PL * Rb + B,Rb为利润中给borrower的部分。这个约束使得borrower出力获得的利润一定比消极怠工获得私人利益来的要好。从公式中可以推出:Rb ≥ B/∆p。 鼓励lender参与融资活动的约束激励为:PH(R - B/∆p) ≥ I -A。即投资成功后lender获得的利润要大于等于其借出去的钱,他才会参与市场投资行为。
根据上式推导出,融资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A ≥ A* = PH * B/∆p - (PH * R − I)
borrwer的效用函数则为:

U(b) = 0 ( if A < A*) 或者 PH * R - I ( if A ≥ A* )

最近正好在学这个,所以就献丑一下了。感觉梯若尔所写的这本Corporate Finance相比较之前的公司金融在另外一些角度进行了拓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拜读一二。
发布于 2015-03-24
3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收起
以保险为例,逆向选择:开车更不谨慎的人更倾向于买保险。 道德风险:买了保险的人开车更有动机开车不谨慎。
发布于 2015-03-14
2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逆向选择:一方信息隐蔽
道德风险:一方行动隐蔽
都是为了自身最大化利益。
发布于 2015-03-14
2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我鲁等中超球队买大牌外援的血泪史

逆向选择:挑外援的时候没法区分外援是否名副其实,伤病状态如何。导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负当年之勇的过气球星想来华捞金,参考塔尔德利/J马/阿内尔卡/拉维奇/罗比/吉安/帕托。

道德风险:买来了大牌外援管不住,平时不练,场上出工不出力,XJBT,参考巴里奥斯/阿内尔卡(老哥又有你)/特维斯。

总结四个字,人傻钱多。

发布于 2017-06-21
1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
有多少同学看到这个想起财管?
发布于 2016-12-30
1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感谢